主动漏损控制技术综合应用案例
2014-03-08      
打印自: 安恒新闻
地址: HTTP://sc1000.watertest.com.cn/news/article.php?articleid=2813
#3


国内首个综合应用3种主动漏损控制技术在漏失管理上取得显著效益的示范案例

      北京市S区作为主动漏损控制技术实践应用的示范区,综合应用了DMA分区技术、漏损噪声在线监测技术以及智能精细化区域压力控制技术,在供水管网漏失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DMA分区:评估现有漏失水平、及时发现新增漏失;
      漏损噪声在线监测:预警漏失重点区域、综合联动流量变化;
      智能精细化区域压力控制:有效控制存量漏失、显著降低爆管风险;
      综合效益:典型的漏失发现时间缩短为小于一周;
                     日节水600m³约30%;
                     压力优化约25%,优化后爆管次数为0。


S区基本状况:

      北京市S区共有居民用户4427户,另有一个大型医院。该区域早期属于一个大型企业的家属区,供水由该企业自主负责。后因故交由自来水公司管理其供水服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该区域的管线资产较差、漏失情况严重,所处位置地势低于水厂造成供水压力偏高,多年来频发爆管或影响范围较大的供水安全事故,传统的漏损控制手段(听漏、维修)已经无法对该区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因此决定实践应用主动漏损控制技术,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对该区域进行高效管理,有效减少漏失水量和降低爆管风险。

建立DMA分区
    将S区建立为一个DMA分区,通过对S区流量和压力参数的采集、分析、监测,评估S区现有的漏失水平,并对S区进行长期的监测,及时发现水量异常,对新增的漏失事件进行及时的预警。

    评估现有漏失水平

    评估结论:S区漏失情况严重,MNF(夜间流量)高达13L/s且“MNF/日均流量”也高达40%。S区全天压力37m~39m(偏高),综合管线资产较差且维修效果不好的现状,S区可通过减压取得显著的节水效果。

    及时预警新增漏失

      S区内一处DN150供水管道发生泄露,最后发展到爆管。通过对流量的监测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了水量及MNF异常。

部署漏损噪声在线监测设备

      分布式漏损噪声监测作为一项独立的漏损控制技术帮助我们快速识别新增漏损并锁定重点区域。同时结合DMA分区的流量变化监测,相互映正降低误报率。上述的S区内发生的一处DN150供水管道泄露,通过漏损噪声监测设备的报警迅速锁定了重点区域,并在该报警设备周边150m范围内的管道上找到了泄漏点。

实施智能精细化区域压力管理

      利用DMA分区对流量和压力数据的评估分析,制定适合于S区的减压策略,通过实施智能精细化的区域减压,带来可观的节水效果,并显著降低爆管风险。


投入产出:
      DMA设备投入(RMB):100,000;
      在线噪声监测设备投入(RMB):270,000;
      智能压力管理设备投入(RMB):15,0000;
      年节水量(m³):约220,000;
      年节水产出(RMB):约320,000;
      投资回收期:18个月;


责任编辑: 市场部